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6-07-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时立荣;
    2016, 3(04):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的《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一书,首次提出并向各国政府推介了"养老保险三支柱"理论,即建立以社会保障养老金(财政收入再分配)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养老金(强制储蓄的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以及企业年金基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年金(商业性保险储蓄、商业性人寿保险)为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理论被各个国家普遍接受。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经历了养老金社会统筹、个人缴费责任实施、统账结合和
  • 论文
    魏淑娟;郑悦;
    2016, 3(04): 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综观世界各国福利的改革和发展,福利多元主义已成为总体趋势。本文将在我国福利多元主义的改革背景下,以"福利轮"为考察工具,从购买、供给、决策三个维度,对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养老服务变迁进行梳理,探析政府、市场、家庭(个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养老服务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以期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所启发。
  • 论文
    杨锃;
    2016, 3(04): 16-2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00年起实施的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福利体制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聚焦该制度的实施过程,本文从家庭照顾关系变化出发,理解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并关注该制度实施后引发的护理服务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新变化。该制度不断修订,试图应对照顾系统的改变,但在面对孤寡、独居老人的护理问题时却引发了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制度完善的可能路径在于依靠多元主体间的协作机制,尤其是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最后,文章通过描述护理保险制度中的多元主体关系,勾勒出一种"最优混合"的社会护理体制,以期为中国的护理制度建设提供相关启示。
  • 论文
    高春兰;果硕;
    2016, 3(04): 2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护理保险等级评定系统不仅是认定给付对象的工具,也是决定护理服务计划、服务内容、资源分配以及服务所需的财政规模的主要依据。只有护理评定等级系统具备客观性和合理性,才能保障这一制度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本文考察日本和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等级评定体系,比较两国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等级评定系统的差异,结合中国试点老年医疗照护保险的两个城市青岛和长春的实际情况,总结日韩相关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论文
    张民省;
    2016, 3(04): 34-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2013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提出了"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的任务。但是,"长期护理制度"的内涵是什么,保障对象、费用筹措、服务内容、保障方式有哪些,政府责任、社会组织的功能如何划分等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中国的"老年长期护理"制度应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提供的护理保险和综合服务的制度,包含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社区老人互助养老登记、针对经济困难老人的救助等政策。其中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最为核心的内容。"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应作为社会保险的独立险种进行设置,覆盖对象是全部城乡居民,资金筹集以个人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待遇支付主要提供老人生命余岁的不能自理情况下的护理服务,可以阶段性使用。而为了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得以顺利运行,必须加快护理机构培育、社区老人互助服务登记、经济困难老人救助等供给政策的制定和配套。
  • 论文
    吴军;
    2016, 3(04): 4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类型,它是由于大都市向外快速扩张、大量动拆迁与村落合并而造成的一种新人口聚集现象。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兴一个"村改居"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社区在空间分布上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经济结构比较混杂,社会交往呈现出本地人与外地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二元圈子,而且居民生活方式仍然保留着农村作息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型社区还遇到一些治理问题,如新旧管理体制的协调、社会组织的缺失以及居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对此,Y社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设置社区双轨制治理体系、实施社区组织再造工程以及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外来人口等。这些实践探索对当前此类社区建设与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论文
    史晓浩;雷刚;
    2016, 3(04): 5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新型乡村的社会治理在传统治理方式难以为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治理基础、建立社区组织、完善公共服务和重塑社区共同体,实现了社会秩序的再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运用的普惠性安置政策得到了支持,运用原有村庄自治组织的灵活转化获得了治理合法性,运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获得了乡村社会所认可的实质合理性。城镇化带来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传统乡村社会治理变革的有效载体,它创新性地融合了"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治理两种模式,建立起融通城乡治理的"双轨制",为当前乡村社会治理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 论文
    袁小良;徐雯;
    2016, 3(04): 6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社会工程师"的社会工作者开启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然而社会服务机构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了专业社工的大量流失。基于双因素激励的理论模型,本研究设计了社工激励影响因素问卷并对X市163名社工进行了调查。双因子激励理论在本研究中并未完全得到证实,定量分析发现,对社工激励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薪酬福利、机构管理和职业培训,这三个因素构成的回归模型能解释35.7%的社工激励变化(p<0.001)。进一步对20名社工和机构管理者的结构化访谈结果显示,对社工价值的认同是吸引社工进入社会服务行业的最重要因素,而促使他们留在社会服务机构的两个重要因素则分别是机构氛围和因服务对象改变所带来的成就感。保健因素的显著性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行业的实践现实,而激励因素的缺失则反映了当前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和专业特质两者之间的明显背离,可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工作,仅是一种"职业"而非"专业"。基于问卷分析和访谈所得,本文从政府、行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社工激励的思考与建议。
  • 论文
    张霖;刘芳;
    2016, 3(04): 7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东西地域的差距,这种差距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层面亦有所表现。伴随着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社会工作教育必然要开展本土化改革。目前东部高校已经有所行动,而西北地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改革在现有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下还有较多阻力。本文总结了现阶段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改革的现状,并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分析了实践教学质量较低、教学资料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科研滞后、教学困境突出、社会认可度低、地缘劣势等本土化教育改革面临的重重阻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论文
    潘建雷;
    2016, 3(04): 8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涂尔干的思想体系是对19世纪后期西欧资本主义全面扩张、政治权威衰落与道德失范的学理回应。涂尔干认为,在深度分工与个人主义理念盛行的既定条件下,要化解社会总体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以"道德个人主义"为价值基础,构建职业团体与公民国家为基本要素的新道德结构,以形成新型社会形态的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的科学配置;由此才能避免滑向功利个人主义或强制社会主义的极端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