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第2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5-05-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曹锦清;
    2015, 2(03):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土地制度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廉价的土地。此种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对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这突出表现为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在快速推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农民群体抗争、地方官员腐败等社会问题。当前中国农民工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工作地的入学问题和妥善处理所谓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异地"接续"问题。随着农民工城市化的有序、稳定地推进,中国的土地制度,尤其是农业经营制度也将发生(或已经开始发生)重要的变化。目前总的政策导向是:确保原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同时有序推进农地经营权的相对集中(适度规模,连片经营),并创建各种有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论文
    范明林;茅燕菲;曾鸣;
    2015, 2(03): 1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治理强调在党的领导下,聚集多元力量与资源共同参与和决策社区公共事务,枢纽型社会组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力量。以上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案例,其基本类型与特殊功能,尤其是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社区分层和分类治理的关系,对当前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同时运用法团主义理论可以来回应案例研究和指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枢纽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走向。
  • 论文
    罗军;
    2015, 2(03):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一些困境,其中,产权不清晰是核心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不清晰、产权界定不清晰和营利边界界定不清晰。这导致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治理结构、分配结构、税收优惠、管理部门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混乱。解决民办非企业单位产权问题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如建立社会所有制、充分理解"合理回报"、确立民办非企业单位为财团公益法人并完善相关制度。
  • 论文
    吕楠;苏新帆;刘金玉;楼玮群;
    2015, 2(03): 2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构了体弱老人虚弱指数,并基于2010年和2013年"上海市高龄体弱老人状况及其主要照顾者需求调查"探讨了虚弱指数、照顾者负担以及照顾者精神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体弱老人的虚弱指数是其死亡率的显著预测变量,体弱老人的虚弱指数对其亲属照顾者的精神健康有着显著影响,照顾者负担在虚弱指数与精神健康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虚弱程度较高的老年人不但自身的健康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其家庭照顾者也会面临更重的负担以及更差的精神健康状况。我国急需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长期照顾体系,为这些有着特殊需求提供支持性资源、专业化的培训以及相关照料服务。
  • 论文
    李晓凤;林挺阅;马瑞民;
    2015, 2(03): 3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民办社工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但也面临着社会使命感缺乏、管理制度制约、资金和人才不足、治理结构不完善、机构能力建设薄弱以及社会公信度不高等内部障碍。要跳出这些发展困境,并找准其参与社区治理的介入点,急待民办社工机构探究社会创新与转型之路。本文基于民办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历史意涵的分析,提出了民办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理论架构,进而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创新实践为个案,探索了社区治理视野下民办社工机构的社会创新之路。
  • 论文
    鄢盛明;易松国;
    2015, 2(03): 48-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对某市生活在养老院的206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对养老院老人自杀意念出现的比率和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老人出现自杀意念的比率为17.4%;与老年人自杀意念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对于养老院在服务、管理、居住、膳食、娱乐、收费等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对于养老院总的满意度等。与国外养老院老人相比,我国城市养老院老人出现自杀意念的比率并不高。研究结果表明,要防止养老院老人产生自杀意念,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要注意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养老院的日常服务,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具体服务、对于养老院以及对于生活的满意度。
  • 论文
    吕方;向德平;
    2015, 2(03): 57-6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千年以降,伴随着国家借助大规模"惠农政策"推进农村发展的治理形态不断扩展其边界与内涵,县乡政府的主要工作转变为向农村和农户传递国家的各项政策资源,保证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的有效执行,我们可以将其运行特点概括为"支持型政权"。由于"支持型政权"运转逻辑的内生需求,农村社会中"政策经营者"群体快速崛起。借助对政策资源和乡土资本的娴熟运作,"政策经营者"成为新的乡土精英,在中国农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新乡土精英的出现,往往嵌生于特定的政治社会生态之中,这便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建乡土秩序的载体。
  • 论文
    郑庆杰;许龙飞;
    2015, 2(03): 6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农村场域中宗族变迁与慈善事业之间的关联性与传承性,认为客家农村高效的宗族组织和传统的慈善文化是推动当地慈善事业复兴的两大基础性条件。这是对单一经济理性主导下发展慈善事业的补充,也体现了公益慈善本土化中地方性知识和公共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
  • 论文
    王仕图;官有垣;陈锦棠;
    2015, 2(03): 79-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型非营利组织包含社区发展协会以及以区域为服务范围的区域型社会组织。观察现代社区型非营利组织有关社会企业的发展,已有许多自发性或由下而上的产业促进案例。透过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力量,动员内部的人力和外部的资源,形成区域的产业特色或是形塑特定的工作模式。就社会企业的发展而言,如何将其可动用的网络连接,并镶嵌在社会企业的发展脉络上,形成有助于社区型非营利组织发展社会企业的重要能量。本研究以社会资源结构镶嵌之论述为研究基础,分析社区型非营利组织如何动员社区相关资源、公私部门的资源,以推展社会企业,创造服务区域范围人民的就业与产业发展。同时,在思考社区型社会企业的资源取得永续性发展的脉络下,检视其社会效益。
  • 论文
    周延东;李春勇;
    2015, 2(03): 8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产秩序并非是理性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光谱中发现,以往理论呈现出"重经济"或"重社会"的失衡状态,无法实现两者的有机互溶。对此,石镇企业在"农业与工业冲突"和"生产与生活纠缠"的失序困境中,探索出"传统与现代"、"农业与工业"、"生活与生产"相互融合、有序协调的"双向嵌入"之路,将企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乡土伦理、宗族关系等传统资源及其背后的生活逻辑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良性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