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活实践研究
  • 生活实践研究
    郭伟和、贾聪
    2023, 10(06): 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命历程研究成为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大多数生命历程研究围绕结构机会与个体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展开,自动假设个体为能动的主体,可以主动抓住历史进程中的结构机会。然而,能动性并非天生形成的,而是一种通过对在特定生活场域所塑造的身体习性的批判反思转变而来的主体特征。通过对一个青年牧民生命历程的回溯,阐释了牧民在面对传统游牧生计向现代牧业生计转型时所产生的摇摆不定的“草原情结”,如何通过对生命历程的反思转变成一种反思性能动主体,进而通过杂糅传统牧民文化与现代发展方式,来超越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困境。本文一方面扩展了国内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视野,把微观主体习性的重塑过程带到学术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对牧民草原情结的反思重构,展现出游牧生计现代转变的微观机制。
  • 生活实践研究
    胡翔凤、刘启明
    2023, 10(06): 2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动家庭的韧性发展涉及不同的空间、主体和资源。本文基于一个异地就医家庭聚集地的田野调查,以空间视角历时性探究农村大病患者家庭的韧性发展过程。能动层的空间生产聚焦于大病风险冲击初期家庭的积极行动,家庭在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生产中缓解家庭的心理压力、社交障碍和经济压力;赋能层的空间嵌入是多元保障主体在家庭难以抵抗长期大病风险侵袭的情况下发挥其作用,从制度的空间嵌入、组织的空间嵌入和关系的空间嵌入的就地适应中观察家庭韧性的发展;创造层的空间重塑是作为“兜底”者的家庭对多元保障主体有限赋能的回应,家庭在重塑关系网络保障空间中推动群体团结,在重塑社会组织保障空间中增强社会互动,在重塑大病风险治理空间中促进政策认知。从空间视角的三个维度能窥探到不同保障主体之间的互动特征,多元保障主体的互动形式、互动形态和互动策略对家庭韧性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 生活实践研究
    莫佳妮
    2023, 10(06): 49-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照顾的实践中,围绕老龄化和残障的叙述,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在老龄化领域,照顾往往被理解为爱和利他主义,是对自我关怀的延伸;然而在残障领域,照顾却经常与控制、压迫、机构化和虐待有关。为何照顾在残障领域出错了?本文重点讨论残障领域对“照顾”概念所发起的辩论与挑战:一方面,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和残障社群的对话,以说明现行关于残障的论述在理解残障者的经验方面并不充分,这导致残障人士作为受照顾者所经历的问题被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残障人士对自主生活诉求的同时,需要用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来平衡“照顾—控制”与“依赖—独立”的二分论述。最后,文化是照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中国的照顾文化脉络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探索根植于中国文化内涵的照顾实践。
  • 论文
  • 论文
    张浩淼、高晨
    2023, 10(06): 6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和我国国家治理模式,构建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从制度环境、焦点事件和多元主体需求三个层面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准备—突破—均衡”的阶段变迁路径,明确了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制度理念、目标功能和救助方式,并在增强上下联动、推进政社协同、优化救助服务、落实数字赋能和整合制度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制度展望,以持续推进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发展。
  • 论文
    谢倩雯、孔祥娇、叶欣欣
    2023, 10(06): 85-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 年底,我国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使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和回顾我国在2020 年底前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实施的各类干预措施。营养包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信息干预能提高儿童营养知识水平,但对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综合干预能改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但对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儿童年龄、干预对象、干预周期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提供给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干预措施应以儿童发展性需求为导向,注重在儿童早期进行干预,充分考虑儿童所处的生态系统,保障服务供给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统一性,并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的证据优化服务模式,以提高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 论文
    王燊成、周镇忠
    2023, 10(06): 11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利用大数据开展劳动力市场研究逐渐成为劳动经济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本文基于范围综述的方法,呈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大数据的应用现状。现有研究使用的大数据主要来源于求职网站、手机信令数据、劳动力迁徙通勤大数据等,主要关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预警预测、劳动力市场结构、职住空间关系等话题,涉及可视化、数据挖掘、预测分析、语义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大数据应用的综述,本文提出了多渠道挖掘劳动力市场大数据,切实增强劳动力市场大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等政策建议。
  • 论文
    易治齐、隋玉杰、孙金明
    2023, 10(06): 125-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助养老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顶层设计之一,但其实际参与情况不容乐观。基于对北京、石家庄和廊坊633 名城市社区老人的数据,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不同性别老人在互助养老意愿、形式偏好和服务内容偏好上的差异。不同性别老人在互助养老意愿、服务形式偏好上有明显差异,在服务内容偏好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老人的生活照料服务的供需差异相较男性老人更大。未来应积极关注女性老人的参与意愿,根据两性老人对互助养老形式的偏好发展互助养老,并在生活照料等刚需服务上提供第三方服务作为补充。
  • 论文
    韩江风、韩恒、张明锁
    2023, 10(06): 139-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社工站建设肩负着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使命。梳理各地社工站实践经验和L市社工站建设项目发现,层级化的管理体系与项目化的运行方式正在融合为一种“科层为体,项目为用”的社工站运行模式,其虽然具有合法性牢固、资源支持稳固、核心团队稳定等突出优势,但依然无法完全规避服务同质化、社工行政化、评估仪式化等潜在风险,仍需要转型成为高质量的融合式运行模式。
  • 2023, 10(06):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