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1年, 第8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1-09-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冯仕政;房莉杰;
    2021, 8(05):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政策主要偏向于实践应用学科范畴,一方面,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它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也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作为干预社会的工具,它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且深深嵌入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中。换言之,自19世纪后半期社会政策学诞生之初,探究的就是如何运用社会政策工具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①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政策学科培养的是专业的"社会规划师"。
  • 论文
    刘涛;
    2021, 8(05):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政策~①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德国是近代最早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因此社会政策在德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873年德国成立社会政策协会(Verein für Socialpolitik,VfS),这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社会政策协会之一,协会主席是鲁道夫·冯·格奈斯特(Rudolf von Gneist),为普鲁士著名的法学家与政治家。该协会致力于在曼彻斯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革命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可以连接的桥梁,同时致力于走社会改良的道路。时至今日,社会政策协会依然在德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与经济相关联的社会政策议题保持着密切关注。~②
  • 论文
    李秉勤;
    2021, 8(05): 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的内容主要基于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作为社会政策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以及从事研究和担任学术带头人的经历和体会。笔者2013年到澳大利亚工作之前一直在英国从事教学研究,所以对两国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本文更多讨论澳大利亚社会政策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也会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并结合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些想法。毕竟社会政策是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所面临的资源限制及实际问题并不一样。本文只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国内社会政策领域的发展能够扬长避短。
  • 论文
    沈洁;
    2021, 8(05):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日本,社会政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承且有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但是并没有像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独树一帜发展成为拥有属于自己阵地的一级学科,而是选择了遍地开花的方式发展,将社会政策学独特的理念、视角和方法耦合交叉于各个学科领域,产出了诸如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政策、环境政策、城市规划政策等具有综合趋向的研究领域。
  • 论文
    蒙克;赵一璋;
    2021, 8(05): 19-3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全球史观入手,在比较研究视野下分析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演变以及与这一演变密不可分的社会政策学的学科化历程,并通过回顾福利国家发展史研究中"为何世界上首个福利国家没有诞生在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反而是出现于19世纪欧洲的工业经济后发国家德国"这一重要问题,探讨社会政策学科史中一个重要谜题:既然德国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福利国家,为何社会政策学在德国长期以来都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反而是福利国家建设的后来者英国,率先实现了社会政策学的学科化。希望通过思考这些重大历史和学科问题,能对当前中国的社会政策学科建设提供启发。
  • 论文
    邹湘江;
    2021, 8(05): 3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之前,经历了自下而上、从"变"到"通"的变迁过程,即为吸引外资诞生的同胞居住证制度、向"同胞居住证"模仿的流动人口人才居住证制度,以及暂住证制度断裂后的地方居住证制度创新阶段,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正式制度。当前,居住证制度由"通"进入地方具体实施"变"的阶段。政策文本话语分析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对居住证制度的政策精神实质存在认知偏差,在政策对象、政策执行主体以及政策措施上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这些可能导致政策执行偏离政策目标。未来居住证制度的发展,需要消除居住证申领门槛,明确人民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居住证权益"负面清单"等模式有效提升权益供给水平。
  • 论文
    方帅;
    2021, 8(05): 4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服务吸纳治理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探索方向。佛山X社区"服务吸纳治理"的实践案例表明,在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较为发达的城市社区,划小治理单元、完善组织结构,有助于促进社区治理成效的提升。同时,构建吸纳式的协同机制、引育机制和考核机制,可以促使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积极高效参与社区治理。因此,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离不开规模适度的单元基础和结构优化的组织基础,更需建立良好的治理体制与机制,以此为纽带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稳步迈向基层治理现代化。
  • 论文
    杨磊;戴优升;
    2021, 8(05): 5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厘清早期健康分化的作用机制意义重大。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和2014—2015两期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和增强逆概率加权模型(AIPW),考察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健康的统计关联并检验家长参与和非认知能力两类作用机制。其中,非认知能力是由行为经济学、人格心理学共同发展出的对应于认知能力的一个概念,旨在测量个体的态度、动机和个性特质。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与双亲同住的孩子相比,随母居和双亲缺位的青少年均表现出显著且稳健的健康劣势;排除可控的内生"干扰"因素之后,随父居对子女健康并无显著影响。家庭结构的"非完整性"通过形塑家长参与和非认知能力双重劣势间接作用于早期健康分化。多维度、高质量的家长参与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针对非完整家庭儿童,应重视培育其非认知能力,将有助于消减早期健康不平等、提升全体儿童健康福祉。
  • 论文
    陈友华;苗国;
    2021, 8(05): 7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助养老是国家制度化养老保障制度与家庭照顾以外,由地缘关系结合的、基于交换和互惠、以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为核心的邻里养老支持活动。公共组织与自愿耦合的互助养老在促进养老互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互助养老适用范围受限,特别对晚年失能、半失能老人,互助养老缺乏价格机制来调节供给与需求。供需双方的耦合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紧平衡与非闭环平衡,只能作为家庭养老、市场服务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一种有益补充,不应对其前景有过高预期。
  • 论文
    林淑仪;李迎生;
    2021, 8(05): 8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移民社区已然成为全球性现象,相关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重点梳理1990—2020年间西方国际移民社区研究的成果,并通过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趋势,结果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分布具有阶段性、继承性、跨学科性、聚焦性、参与性等特征。其发展趋势是:研究对象由经济劳务移民转向关注国际难民;研究范式由实证主义、解释主义转向批判主义,重视社区权力结构的影响;理论焦点由地域主义转向跨国主义的适切性与本土化讨论。尽管国际移民社区研究的知识基础与脉络框架基本成型,未来还可以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国际移民问题,以及难民社区治理模式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