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0年, 第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0-05-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刘芳;任敏;吴世友;
    2020, 7(03): 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国家公共卫生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发展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提供了契机。在20世纪初期,国外已经开始发展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并在非典以及埃博拉疫情中展开了专业行动与探索。国外的相关经验表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可以在社会心理支持、资源分配与协调、弱势群体关爱和照顾、政策倡导和推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有鉴于此,阐释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及发展脉络,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探索相关的经验与启示,对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本土发展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 论文
    徐选国;刘莹;王艳红;
    2020, 7(03): 1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既凸显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也为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参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介入空间。通过对美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理论框架及其实务模式进行呈现,旨在为社会工作介入我国特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经验参考。同时,结合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多年来在社区健康促进方面的专业实践和成效,反思性地检视了国内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在实践探索、理论发展、政策建构方面存在的限度。最后,结合本土实际,以"社区为本"取向初步阐释我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理论涵义与实务体系。基于此次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实,中国社会工作应积极参与解决全球问题并贡献中国方案。
  • 论文
    姚红;陈丽云;
    2020, 7(03): 28-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中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特长为病患和大众赋权增能。通过系统介绍身心灵全人健康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具体的疫情防控工作着重探讨了健康社会工作及其分支的实务侧重。健康社会工作在身心灵全人健康理论指导下,促进身心灵平衡互动、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它除了协助服务对象促进身体运动和认知调整外,还要协助他们阐释生老病死、解读得失苦乐、参悟生命意义、培养利他精神,实现个体灵性成长,提升全人健康水平。未来,健康社会工作应普及身心灵全人健康服务理念,实现跨专业学科建设并培养高质量服务人才,发展顺应网络时代的干预策略,完善专业服务体系,为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 论文
    钱宁;王肖静;
    2020, 7(03): 3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福利国家经历了从传统型社会政策向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政策范式转变,从基于社会正义的价值理念、以再分配和促进消费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政策转向了以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政府联合企业、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家庭、个体等行动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生产与投资模式。本文结合福利国家社会政策转型的学术史梳理,从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和干预焦点等方面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范式转变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福利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治理理念下,新时代中国社会福利理论建设和发展目标进行了理论分析。
  • 论文
    杨荣;吴玲;
    2020, 7(03): 49-56+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乡土性的公共空间凝聚着村民共同的情感和群体记忆,其在推动社区整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撤村建居"政策的实施解构了村落传统的公共空间,新社区的公共空间因功能弱化、缺失而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社区整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村改居社区基于农村社区的传统重构了"内生型"的菜园子与"外塑型"的菜市场这些物质性的公共空间,并从中发展出以"菜园子文化"、"种子交情"和"菜市场合作"为联系纽带的公共性交往方式,有效推进了社区整合。因此,村改居社区的整合路径不能简单、片面地停留在城市化发展中,而要综合考虑其根源、性质与特征,遵循其由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自然过渡逻辑,适当地从其初始形态中找寻整合动力。
  • 论文
    谢建社;赵天琦;
    2020, 7(03): 5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会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发展的困境,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扎根中国本土社会,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模式。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以挖掘职工潜能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建设为引领,源头维权、科学维权、按章维权、多元维权、能人维权和信息维权为主要路径,服务企业和职工两大主体,构建党务工作者、工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义务工作者、企业职工的"五工联动"机制。
  • 论文
    张欢;郝伟琪;宋万召;
    2020, 7(03): 6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下文简称社工机构)逐渐成为社会服务的新阵地,"机构引领"成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趋势。变革型领导力是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关键,亦是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通过使用"2017年度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70个申报机构的554名骨干社工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最为优秀的一批社工机构中骨干社工所感知其领导的变革型领导力对他们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验证了变革型领导力对社会工作者专业发展(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自主性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工作环境对变革型领导力对社会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影响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研究不仅揭示了社工机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机制,也为如何选拔和培养社工机构领导者提供了政策启示。
  • 论文
    苏米雅;连雪君;秦小峰;
    2020, 7(03): 7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牧区社会转型与生活共同体解体问题中,牧民生命历程和其共有知识的话语通过特定的"场域"和牧区社会工作行动策略,能够重新唤起对于生活共同体的想象和对社区集体经济利益的保护,建构行动规范并引导牧民参与行动,重构牧区生活共同体;通过牧区共有的情景知识或意会知识"冬营盘"这一话语,引发出对嘎查牧民草场利益被侵害的意识和通过自治组织来重建共同体保卫社区集体利益的行动,激活牧区生活共同体重建所需的社会资源,促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自助机制的生成;牧区社会工作的研究为牧区社会建设与牧区社会工作本身的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理论视角与干预方案,也为其在"牧区基层社会治理"战略实施提供可行的路径。
  • 论文
    康镇;
    2020, 7(03):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弱有所扶"是新时代民生保障的新概念与新目标,而"弱有所扶"民生安全网的治理建构需要将贫困群体、特殊困难群体、脆弱群体整合吸纳进社会帮扶建制中。由此,新时代社会扶弱安全网的瞄准基点应从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从生存需求拓展至发展需求,由兜底性救助升级到适度普惠,进而助推社会帮扶转向社会投资型扶助。与此同时,为破解社会扶助政策体系、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的碎片化问题,政府应以救急难和激活并重,坚持分类分流的帮扶原则,以便民可及为落脚点,提升"弱有所扶"民生安全网的整合治理能力,增进弱势群体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