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第4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7-07-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徐永祥;
    2017, 4(04):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我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背景、主要成绩和问题社会工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19世纪末叶,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在西方国家的快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应运而生。1917年,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出版,标志着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技术)的"社会工作学"的正式建立。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似乎也不短。早在20世纪20年代,位于北平(今
  • 论文
    王思斌;
    2017, 4(04):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社会工作的较快发展一直激发着社会工作教育和学术群体进行学术创新的欲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这种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那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概念体系创新方面有多大空间,或有多少可能性,本文将做概要的讨论和分析。一、社会工作学科和学术创新的含义与背景什么是社会工作学科创新?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社会工作学科创新既有学科体系的建立,有新
  • 论文
    关信平;
    2017, 4(04):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了约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的这十年,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专业社会工作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概括起来看,目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主要有两大瓶颈问题:一是制度化水平不够,
  • 论文
    彭华民;
    2017, 4(04):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工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实践领域,推进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建构本土性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服务体系,是社会工作专业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
  • 论文
    李迎生;
    2017, 4(04):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工作学科定位问题在我国至今尚未解决自1987年民政部联合原国家教委召开"马甸会议"(1)以来,社会工作学科在我国恢复重建已经走过了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古人云"三十而立",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三百多所左右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专)科学生、105所高校(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
  • 论文
    刘梦;
    2017, 4(04):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点是教育先行,而在高等教育中,社会工作又是以专业发展先行的,学科建设滞后,即高校恢复社会
  • 论文
    齐铱;
    2017, 4(04):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和感受到,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政府和公众对公共支出日益增强的监管要求对重大决策的绩效评估带来了巨大压力。政府和公众往往要求公共支出的决策者和服务提供者评价公共支出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运用有限资源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专业人员认识到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服务对其保持专业地位的重要性,而提供有效服务的首要前提是应用科学方法证明所提供服务的有效性。
  • 论文
    张婷婷;张曙;
    2017, 4(04): 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丧亲可能导致个体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失衡的风险。本研究秉持循证社会工作的理念,系统评价认知行为治疗在丧亲照顾中的应用效果。对Amanda.L.Forte等学者在2004年发表的系统评价进行更新,检索国内外10个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研究共纳入三篇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对丧亲者的抑郁、焦虑和躯体症状,认知行为治疗对比空白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70,95%CI(-1.03,-0.37),P
  • 论文
    刘米娜;李学斌;
    2017, 4(04): 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系统评价太极拳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有效性,为社会工作者有效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本研究通过检索Psyc INFO、VIOD、Pub Med、Web of Science、Sino 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平台中所有太极拳延缓社区中老年认知功能衰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 Man5.3软件对纳入的6个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太极拳在提高中老年执行功能TMT-A、DS-F、DS-B和记忆功能CVLF均优于控制组,但在执行功能TMT-B和整体认知功能MMSE无差异。此外,太极拳干预时间大于6个月比干预时间6个月及以下的能更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的执行功能TMT-A评分,长期坚持打太极拳能较好地延缓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未来需要加强长期规范化标准化和高质量的干预研究。
  • 论文
    拜争刚;吴淑婷;齐铱;
    2017, 4(04): 57-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目前国内循证理念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现状,从而为我国循证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循证""证据""知证"为检索词,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15年12月。使用软件ableau逐篇阅读全文并提取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应用UCINET进行可视化共词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27篇文献。可以看出循证理念和方法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无疑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一种补充,这一新理念在国内兴起较晚,学界认知度并不高,发表文献尚少。目前发表文献仍然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均衡,二次研究文献数量不多、文献质量不高、循证理念传播范围小、循证社会工作方法不明晰等问题,但国内已经有一批学者开始了解循证理念和掌握循证研究方法。
  • 论文
    岳天明;虎伟东;
    2017, 4(04): 6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本视角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起来的。虽然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渗透着浓重的人本主义视角,但随着实证主义思潮的流行,社会工作与人本取向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工作哲学基础之一的人本主义无疑应该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表现出对人本视角的偏离。因此,积极探讨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人本化取向的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论文
    周延东;
    2017, 4(04): 7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社会学逐渐摆脱了纯粹物理学意义上客观存在,其社会性意涵在空间治理格局中日益引起关注。"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种"过渡型"社区类型,其社区空间转型带来了形象的混乱、权力的失落和关系的撕裂,导致社区安全困境凸显。本文提出"形象—权力—关系"社区安全空间治理框架,建议围绕空间印象、空间控制能力和空间网络等维度,通过理性服务、资源赋予和良性互动等具体实践策略构建"村改居"社区安全空间治理体系。
  • 论文
    刘静;
    2017, 4(04): 8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实现城镇社会保险常住人口全覆盖成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要求。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社会保险,太仓市大力进行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建设,秉持从制度扩覆到制度整合的发展路径,建立了一体多层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险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太仓市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有三点: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乡均等化,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同时,现有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太仓实践带来以下四点启示:以城镇社会保险为中心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保问题;以常住人口为对象推进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发挥政府在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打破地区分割界限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 论文
    胡溢轩;
    2017, 4(04): 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社会建设》杂志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中国绿色发展的社会学议题"于7月15~16日在上海大学召开。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教授做了题为《绿色发展的环境社会学视角》的主题演讲,从环境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以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