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社会建设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1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9-20
纪念郑杭生先生逝世十周年
论文
全选
|
纪念郑杭生先生逝世十周年
Select
纪念郑杭生先生逝世十周年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郑杭生先生的社会观
麻国庆
2024, 11(5):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郑杭生先生的学术历程中,从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到“社会转型”“社会互构”“社会运行”“社会建设”“新型现代性”“社会发展”“民族与社会的关系”等的研究,都反映了郑杭生先生始终基于社会理论和具体的社会调查,以一种家国情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来认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思考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形成了郑杭生先生的大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和社会观,其核心代表了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和追求。郑杭生先生的研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Select
纪念郑杭生先生逝世十周年
从“顶天” 到“立地” :郑杭生晚年的社会学实践转向
陆益龙、张鹏
2024, 11(5): 2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郑杭生先生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术历程中,倡导并践行“顶天立地”的学术理念,以“顶天”的理论自觉和世界眼光,开创性地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四论”。在其晚年,以身作则,深入杭州、郑州、广州和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基层社区开展实地调查,开启社会学实践转向,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的完整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新的指向。重温和回顾“顶天立地”的社会学思想及实践转向,旨在全面学习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精髓要义,准确把握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本质要求及可行路径。
论文
Select
论文
关系主义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者入场路径研究
金超然、席小华
2024, 11(5): 39-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在场域中的“入场”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议题。已有“入场”研究多从整体主义出发,难以明晰场域内多重关系对社会工作者的影响。本文尝试突破整体主义,从关系主义出发讨论社会工作者入场问题。研究将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场域拆分为管理子场域、业务子场域和人际子场域,讨论社会工作者进入不同子场域的顺序、路径和方式。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识别实践场域中存在的不同子场域及其关系,并根据当下的资本情况选择进入的子场域。其次,在每个子场域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都需要识别场域的游戏规则,并通过调试自身行动来缴纳入场费,进而开展场域游戏。此外,在每个子场域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都可能积累新的资本,并推动社会工作者识别和进入更多的子场域。
Select
论文
公利与私利如何平衡: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整合困境及应对策略
郑悦、黄晨熹
2024, 11(5): 59-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正朝着整合的方向发展。然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碎片化现象仍然较为明显。从制度逻辑的视角来看,整合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养老机构所遵循的市场利益逻辑与政府所遵循的公共利益逻辑之间形成的张力。这种张力导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在整合过程中出现四重困境:第一是公私合作困境,政府鼓励进入但市场可能退出;第二是服务网络建设困境,有产业链但无服务链;第三是资源使用困境,政府提供支持但市场反应冷淡;第四是服务整合困境,保障措施制度化但市场“脱耦"。对此,有必要从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建立个案管理组织、创新资源提供方式、发挥价值认同的作用等角度入手,寻找“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平衡点,以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整合与完善。
Select
论文
日常生活视角下精神康复者的主体性缺失与重构——以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为例
祁颖菲
2024, 11(5): 7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日常生活理论,通过对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分析发现,在社区康复服务中,被监控的身体展演、固化的钟表时间以及边缘化的生活空间构成了精神康复者主体性缺失的现实表征;社会工作立足精神康复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优势赋能、意义赋予与价值生产为实践目标,通过身体资本再造、康复故事书写、空间营建与印象管理的实践策略,重构精神康复者的身体自主性、时间创造性和空间能动性,推动精神康复者逐渐从被动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客体转变为自主把握生命进程的主体。社会工作以“面向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不仅赋予精神康复者群体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为本土社会工作注入了一种“实践自觉”。
Select
论文
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张帆、徐配燕
2024, 11(5): 99-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治理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关键举措。专业社会工作凭借其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成为赋能信访矛盾善治的重要结构性主体。本文从价值、理论、方法三个维度研讨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工作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阐释专业社会工作在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以专业识别与干预技术赋能、推进信访矛盾全过程治理等方面的特殊治理效能。在此基础上,描摹和展望了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嵌入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入驻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承接政府发包项目等。实现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效能的跃升,还必须注重信访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促进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的嵌合,加强党建引领并明确信访社工的角色定位,真正将专业社会工作塑造为新时代信访工作转换升级的重要依凭。
Select
论文
检视“时间银行” 的本源及其意涵——基于美国“时间银行” 的比较案例研究
魏冰玲、邓国胜、吴金兴
2024, 11(5): 119-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剖析了“时间银行”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的构成,其目的在于通过时间交换机制来应对社会需求,进而促进一个基于互助的紧密联结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形成。通过对“时间银行” 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进行细致梳理,并将其与志愿服务的概念进行关联分析,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模型。通过对美国不同“时间银行” 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时间银行” 在现实操作中所展现出的本质属性和模式的多样性。基于此,进一步探讨了适配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时间银行” 模式,包括对服务内容及服务对象进行精准定位、选取运行空间尺度、构建信息技术平台、配置必要资源以及建立管理与维护机制等关键因素。在中国的情境下,“时间银行”的构建与发展应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操作背景,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时间银行”发展道路。
Select
论文
压力应对视角下认知症患者的家庭照护研究:理论框架、概念辨析与未来展望
廖铖、高翔、孙飞
2024, 11(5): 140-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认知症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认知症严重威胁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积极应对认知症患者的家庭照护问题迫在眉睫。家庭照护作为我国认知症患者的主要照护模式,其照护者在长期照护中面临多重压力,但学术研究在该问题的解释力度和概念辨析方面仍有待深化。通过对压力应对理论脉络的系统梳理和相关概念的辨析,可以提出认知症家庭照护者压力应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构建本土化理论框架、提高对压力后果的测量精准度以及动态捕捉压力应对策略的变化等。同时,完善对认知症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和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在公共政策、社会服务和公众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