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第5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古学斌;
    2018, 5(02):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种族"(race)和"族群"(ethnicity)一直是西方社会科学界(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等)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当然跟西方社会的发展路径和脉络相关。从西方的殖民统治到帝国主义的扩张,不同种族、族群和文化的相遇和碰撞,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负面的影响是种族灭绝(genocide)、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社会排挤(social exclusion)、文化入侵(cultural invasion)和文化冲突(cultural conflict)等
  • 论文
    古学斌;
    2018, 5(02): 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内地开始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然而,在概念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皆缺乏细致的讨论和探究。本文从概念的澄清开始,然后介绍西方种族和族群的论述,以及西方社会工作的多元实践,希望对中国大陆建立与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有所参照和借鉴。
  • 论文
    郭占锋;许静;
    2018, 5(02): 1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30~40年代,李安宅在边疆工作的过程中,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预防和应对边疆问题。籍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及对今天发展边疆地区社会工作的启示。李安宅先生强调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张将"研究、服务、训练"三者合而为一,并重视对边疆工作者的培养。这些思想与理念对于当下边疆社会工作的建构与推进具重要的借鉴意义。
  • 论文
    张帅;
    2018, 5(02): 2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族地区的县市具有许多自身的特征,F县是地处民族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F县的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制度在实施过程出现未能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城乡低保补偿水平较低、五保集中供养率逐渐下降以及对五保老人自主选择权的剥夺(担保人机制)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有更深刻的原因:一是在社会救助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二是养老服务供给缺乏。希望能够通过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力度,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建立常态化的农村互助机制和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等措施以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
  • 论文
    陈社英;
    2018, 5(02):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诉诸于历史脉络和比较视野,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需求及其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和反思,同时提出"中国社会工作2.0"话题借以抛砖引玉。中国大陆社会工作重建三十余年,而实质性的发展仅有十余年,这种历史性的反差可以从总体公共政策(GPP)的转变中窥见端倪。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社会工作发展遭遇的"低谷"和依然存在的"陷阱"。由此,在透彻理解"十九大"重大决策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勾勒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和思路:(1)求"平衡",就不能再奉行"GDP主义","经济国家"的发展思路也应该退出历史舞台;(2)求"充分",就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而不照搬欧美"福利国家"公共政策模式。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应与其它社会科学一道担负时代责任,趁"十九大"机会之窗,抓住"平衡"的核心问题,致力于发展成为一级学科,并加强其研究及合格师资(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的培养,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发挥积极作用。
  • 论文
    理查德·英格拉姆;伊恩·巴伦;张骁健;
    2018, 5(02): 4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讨论替代性创伤给社会工作者带来的潜在影响。研究情感卷入是为了在社会工作者、服务和社工职业这三个层面上预防、应对和干预替代性创伤。文章强调,要在承认实务中情感卷入的重要性与对替代性创伤的迹象和影响有所警觉之间保持平衡,要在替代性创伤情境下为社工、社工机构和社工职业提供一个处理社工实务中情感维度的模式。文章提出le1一些平衡情感卷入和替代性创伤之间关系的建议,如意识训练、督导、自我关怀、组织文化、个人认同和职业认同,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如评估社工精神创伤的类型和程度,预防、应对和干预替代性创伤的策略。
  • 论文
    杨锃;王群;
    2018, 5(02): 5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从何而来的问题。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恢复时间不长,其考试制度的确立则更短,导致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对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并未达成普遍共识。基于上海大都市社区调查中对社会工作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检验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源自其专业教育,以及其职业水平考试制度,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的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程度越高,则其专业化水平也就越高;同时,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对其专业化程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回应了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一系列迷思,为强化其专业化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证依据。
  • 论文
    姚进忠;
    2018, 5(02): 7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性领域。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力量在促进社区治理创新中具有独特作用。鉴于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存在专业特质呈现、专业基层嵌入融合、专业服务逻辑与绩效考核逻辑冲突等困境,本文以项目制为核心讨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专业路径,得出三大策略:需要为本的服务框架设计、专业技术导向的服务供给、多中心服务体系的促成。项目制导向下的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是一种整体性治理机制,落脚点在于促成一个多元、开放、互动、专业的治理结构,服务于社区居民,使得社区治理内涵式发展成为可能。
  • 论文
    乜琪;
    2018, 5(02): 79-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府培育是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B市M机构为例,剖析政府培育模式下社会组织的生长路径及特点。研究发现,在社会组织成长的不同阶段,其与政府之间并非单纯的依赖、合作关系,而是呈现了与SWOT模型的某种程度的耦合:创造阶段体现了政府培育的优势;指令(成长)阶段反映了政府培育的劣势;授权(壮大)阶段表现出政府培育模式带来的机会;外部协调阶段则是政府培育模式的挑战。最后,本文就完善政府培育模式给出了建议。
  • 论文
    胡溢轩;
    2018, 5(02): 87-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以社会信任的工具化为代表的后乡土社会逐渐形成,并成为了研究乡村治理的重要视角,居民的政治参与效能则是影响乡村治理改革的关键因素。通过利用相关全国性数据,本文分析了社会信任对村民政治参与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际信任层面,普遍信任对政治参与效能有正向影响,特殊信任则对政治参与效能有负向影响。在制度信任层面,公权机构信任对政治参与效能有积极影响,而社会机构信任则对政治参与效能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任结构与政治参与效能之间的互动关系映射出了国家权力与地方性文化的激烈冲突,人际信任仍然是影响村民政治参与效能的重要因素,制度信任则没有完全嵌入到乡村社会的转型之中,对村民政治参与效能的影响相对较小。